从1950年到现在,中国服装已走过了整整半个多世纪的里程。抚今思昔,中国服装这五十余年的变化好像是在叙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,人们可以从中透视出这个“衣冠大国”的社会发展轨迹。
遥想五十年代,具有布尔什维克革命意识的“娜塔莎式”大花布拉吉,“哥萨克式”小偏襟衬衫,灰卡其布列宁装,还有飒爽英姿中山装,人民装一直是渴求进步的人们的首选。那时,举国一下可谓是一片蓝色的海洋,蓝色的卡其布深受男女老少的青睐,但服装的款式异常单调,只有十种之多。当时,人们可用在服装上的开销非常之少,买布要凭布票才能供应。人们同时被艰苦朴素的观念信条引导着,坚持要不奢华,以穿有补丁的衣服为荣耀,提倡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的着装风气。
及至六十年代,“文革”开始前,原本单色的服装稍稍呈现出一点杂色,这在总是激情浪漫的文艺团体中表现得最为明显,中国服装总算走近了张扬个性的时尚边缘。但很快,随着“文革”的兴起,中国服装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,它被淹没在了一片国防绿的军装里,军服成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时尚。几乎所有的妙龄女郎都幻想着能“绿”装素裹,尽显“妖娆”。
在七十年代,无论男女老少,也不管是何种职业,大家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,千人一面,万人一体,个性不能被张扬,只能被打倒。后来,人们还对天蓝色及红色大翻领的运动装情有独钟,因为它们常穿在深受爱戴的乒乓国手身上。1978年,中国服装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重大转折。从单一走向多元,它经历着改革前的剧烈阵痛。
八十年代,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这一十年中,中国服装也首次引进了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样式,踩蹬裤,牛仔裤,直筒裤,牛筋裤,喇叭裤,老板裤,萝卜裤,夹克衫,蝙蝠衫,皮大衣,西装,晚礼服,休闲装,喇叭裙,一步裙,A字裙,甚至超短裙,这些时装新概念铺天盖地卷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,人们分辨着感知着追踪着模仿着争议着,新旧杂陈,确实有点令人措手不及。